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耀东及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张亦周受邀来中心做学术报告

12月1日,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耀东及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张亦周应邀来“中心”交流,并分别作题为“干喷凝胶纺丝制备第三代高强高模高韧碳纤维”、“多功能自组装纤维膜材料的设计策略与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由丁彬教授主持,7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 

报告中,刘耀东教授介绍了碳纤维技术发展及我国第三代碳纤维指标提出的情况,并结合自身研究情况介绍了凝胶纺丝技术的发展。提出凝胶纺丝技术在高性能纤维结构完善和性能提升及尖端碳纤维制备中具备优势。张亦周博士基于自身研究基础,介绍了多功能分离纤维膜材料的设计策略,成孔原理,以及大规模制造工艺,提出了膜分离关键问题在于选择性和渗透率相互制约。并就纤维材料在高精度分离膜制备、有机溶剂纳滤、防护用衣料应用前景等方面作以展望。报告结束后,“中心”师生就自身研究中碰到的相关问题与刘教授和张博士进行了探讨。

刘耀东,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中科院炭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0和2002分别获得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高分子、纺织和纤维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并继续于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以中科院人才计划就职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长期致力于超高性能聚合物纤维、碳纤维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验室研发和工程化经验。

张亦周,2009-2013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化学工程系本科;2013-2018年,圣母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博士研究生,师从化学工程与膜材料专家William Phillip教授,获博士学位;2019年至今,作为博士后研究员,加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著名软物质与复杂流体专家Chinedum Osuji教授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开展基于化学定制的微孔过滤薄膜,特别是嵌段高分子薄膜,以及以自组装液晶材料为媒介的分离和纯化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从事溶致液晶纳滤薄膜的研究工作。在博士学习期间主持CEST Bayer博士生基金项目,并在多个国际学术会议获得多项各类最佳学术演讲奖,以及圣母大学化学工程学院2018年度唯一最佳论文奖。近5年在国际知名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SCI论文,其中Science和Nature子刊各1篇。

学术报告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