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兰大学副教授胡良兵应邀来中心做学术报告

2019325日上午,马里兰大学胡良兵副教授应邀到纺织科技创新中心进行学术交流,并开展了题为 “Materials Innovations for Emerging Energy Technologies”的讲座报告。“中心”师生及相关领域研究学者共计60余人参加报告会。

胡良兵副教授首先分享了其课题组在木材领域的研究工作。通过去除木头中有颜色的木质素成分,保留木头独特的纤维素微管骨架结构,可以制备出各向异性、高机械性能、良好导热性的透明薄膜,研究成果在光电子器件、储能设备甚至建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后,胡良兵重点介绍了课题组在高温热处理(3000K)方面的研究进展。利用电加热结合3D打印技术,设计并制备出微米级加热炉,可实现快速升降温(20000/s),经过这种热处理的氧化石墨烯转化成类似石墨烯的结构,其碳-碳共价键确保了热力学稳定性。3D打印技术制备的微米级加热炉,其性能优异,成型快速,而且制备价格低廉,为微纳米科学和工程研究提供了一种极具优势的加热手段,为促进新的微纳米级材料性能尤其是热学相关性能的研究提供了可能。面对固态电解质与电极之间高界面阻抗的问题,胡良兵副教授提出通过原子层沉积的方法,使Al2O3包覆在石榴石型 Li7La2.75Ca0.25Zr1.75Nb0.25O12(LLCZN)上,显著提升了石榴石型固态电解液(SSEs)润湿性和稳定性,显著降低锂金属和石榴石固态电解质之间界面阻抗的方法,并基于该方法成功演示了一种固态锂金属电池的设计。此次报告有效促进了“中心”与国际著名学者的合作交流,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高度好评。

胡良兵,2002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007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2006年与他人共同创立Unidym公司,从事基于碳纳米管的柔性透明电极的大规模生产及其用于触摸屏、柔性OLEDs、太阳能电池的研究。2009-2011年期间,以博士后的身份加入斯坦福大学崔屹课题组从事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用于能源器件的研究。目前是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校区)副教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大规模的纳米制造,储能器件如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印制电子。获得如下诸多奖项,包括:Nano Letters Young Investigator Lectureship2017),海军研究办公室青年研究员奖(2016),ACS能源和燃料新兴研究员奖(2016),SME杰出青年制造工程师奖(2016),马里兰大学青年教师奖(工程学院,2015年),3M非终身教职员奖(2015年),马里兰州杰出青年工程师(2014年),马里兰大学年度发明奖(2014年物理科学),美国校园之星工程教育学会(2014年),空军青年研究员奖(AFOSR YIP2013年)等。目前已经发表了250多篇研究论文(包括2018年的ScienceNature杂志)

(学术报告现场)

撰写:闫建华、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