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银催化有机分子活化新策略及新反应
主讲人: 毕锡和
地点: 延安路校区纺织科技创新中心楼217
时间: 2019-09-02 15:00:00
主讲人简介:
毕锡和,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副院长。2008年回国开始独立的研究工作,领域为有机合成化学,聚焦银催化有机反应研究:提出银类质子性新理念,发展银催化σ-活化炔烃新策略,开发了一系列银催化非活化炔烃转化新反应;提出银对卡宾碳的弱配位活化新思路,发展高亲电银卡宾活化新模式,开拓了一系列银催化配位活化异氰、重氮化合物的新反应。2010年以来,发表通讯作者论文80余篇,包括: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Chem. Soc. Rev.,Org. Lett.等。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积极关注和高度评价,研究成果被遴选为VIP、Hot Paper、封面文章,或被欧洲出版协会化学视点杂志(ChemViews Magazine)以及有机化学评论期刊SYNFORM,SYNFACTS等评述或报道共计50余次。应Wiley出版社邀请,与加拿大李朝军教授共同主编《Silver Catalysis in Organic Synthesis》一书(2018年出版)。相继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国家基金委“优青”(2015)、教育部青年学者(2016)、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2018)以及英国皇家协会“高级牛顿学者”(2019)。2018年,获邀担任Cell出版社综合性新刊iScience杂志编委。2014年,获得国际学术期刊奖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2018年,荣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内容摘要:
过渡金属催化推动了现代有机化学跨越式发展,每一种金属外层电子排布不同,呈现催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因此,研究特定金属的催化活性、揭示催化机制并建立反应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银是一种过渡金属,与同一副族的金和铜相比较,银催化知识体系比较散乱,缺乏认识的系统性和深刻性。过去十余年,毕锡和课题组在银催化有机合成领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1)提出银的类质子性,发展了银催化σ-活化炔烃新策略,建立了区域选择性的炔烃氢叠氮化反应,发展了以即时生成烯基叠氮中间体为核心的序列可控的串联反应,实现了从简单炔烃向多种重要含氮化合物的高效转化;(2)提出银对卡宾碳的弱配位活化新理念,开拓了一系列银催化配位活化异氰、重氮化合物的新反应。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开发了一系列新颖的有机反应,而且从理论高度对银催化本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推动了银催化有机反应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