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盐共混体系的光学性质、离子极化率与相行为

主题: 含盐共混体系的光学性质、离子极化率与相行为

主讲人: 卢宇源

地点: 材料学院C321

时间: 2019-11-05 09::30:00


主讲人简介:

卢宇源,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项目研究员、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青促会化材分会秘书长、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副秘书长,长期从事软物质物理相关的基础性难题和国防应用研究,首次建立了任意拓扑结构柔性高分子链特性黏度的普适性理论,创建了缠结高分子流体中分子链缠结的演化与分析方法,基于分子模拟发现了阶跃形变后的熔体破裂现象并揭示了其机理,阐明了准二维受限玻璃前驱体动力学关联长度呈现非单调性温度依赖关系的物理根源。上述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Macromolecules、Soft Matter.、J. Chem. Phys.、PRE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课题等多个研究项目。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邀请报告十余次。


内容摘要:

离子极化率的精准测定是特殊离子效应阐释、液-液萃取精准设计、含盐共混溶液相分离定量化理解的必备条件,也是超高/低折光指数材料设计与研发的基石。在本工作中,我们推导了含盐体系修正的Clausius-Mossotti方程,通过引入Debye-Hückel极限定律,提出了一种精准测量溶液中盐离子极化率的方法,克服了沿用近一个世纪的传统方法中由不正确线性假定而带来的测量弊端,获得了目前最精准、最全面的常见强电解质无机盐离子极化率的数值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高/低折光指数材料的设计思想,预测了液-液萃取的理想条件,开发了绿色高效驱蚊水产品。